第431章 历史上的贤宦(1 / 1)

几天之后,现代世界,张恒将新的视频上传完成之后,松了一口气。

盘点了这么多的内容,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盘点什么了。

不过,好在最终让他给想到了。

随着视频的上传完成,历朝历代的天幕也亮了起来。

【盘点历史上著名的贤宦!】

“什么?贤宦?就那些家伙,还能有贤宦?来点其他的,宦官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
明朝,洪武时空的朱元璋本来十分的期待这一次又将学到一些什么新知识,但一看到这个题目,就黑了脸。

唐德宗李适时空,李适看到天幕,也是阴沉着脸不语。

“哦,贤宦?那朕倒想看看怎么个贤法!”汉武帝刘彻饶有兴趣的说道。

“哼!”秦始皇冷哼了一声。

历代时空,无数的观众们都议论纷纷起来,很多人都对此十分的不屑。

不过,在各朝时空的宦官们却都纷纷激动了起来。

“啊,老天也会在意我们这样的人吗?”

“不知道有哪些前辈后辈可以上榜啊,真的很羡慕啊!”

【宦官,本是指掌管宫廷内部事务的官员。

太监,一种官职名称。

阉人,被阉割过的人。

其实,在很早很早以前,三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。

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,这些名词便逐渐的融合了。

阉人的历史,大概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,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一些犯了大罪的人进行惩罚。

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,最早使用阉人作为宦官的人,应该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。

而被任用的阉人,则是最后将齐桓公活活饿死的竖刁。

这竖刁也是一个狠人,据说是为了获得齐桓公的宠信,自己把自己阉割了。

名相管仲就曾劝谏齐桓公说这个人狠起来连自己都下手,怎么能相信他会忠君爱国呢?

可惜,齐桓公没听。

再往后,到了东汉时期,宫内的宦官便改为全部由阉人担任。

自此,宦官和阉人开始被等同。

再到唐高宗李治时期,改殿中省(掌管皇帝的吃喝拉撒的)为中御府,让宦官充任太监,少监。

从此以后,太监也逐渐成为了宦官的专属称呼。

当然,太监还有着很多的官方称呼,如寺人,宦者,常侍,内官等等估计有十几个几十个吧。

民间的俗称则是公公,也是广为人知的。

另外,现代女子常常称呼丈夫为老公,但在古代,这其实也是太监的俗称。

另外,自明朝之后,太监们将著名的道教宗师,全真派代表人物丘处机奉为了祖师爷。

就像唱戏的人将唐玄宗奉为祖师爷差不多。

原因是因为据说丘处机为了修道,自己把自己阉割了,当然这件事无法确定是否真的,但传播得的确非常广泛。】

“啥?用阉人的称呼来称呼丈夫?那些现代人是怎么想的,也不嫌不吉利吗?”汉高祖刘邦一脸的错愕。

“啊?哈哈,有趣”

明朝天启时空,魏忠贤也是愣了好几秒,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
“啥?那丘处机真的把自己阉割了?”宋孝宗一脸的惊讶。

【太监制度的形成,主要是因为古代皇权的压迫,即皇帝为了保证子嗣的血统纯正,同时很多事情,靠宫女又无法完成,所以便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。

但伴随着他们的往往是负面的名声,比如阴险毒辣,阴险小人,宦官乱政等等。

的确,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奸宦!

如大名鼎鼎的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、北宋的宦官王爷童贯、明朝的九千岁魏忠贤、清朝慈禧的大太监李莲英等等。

当然,在现代,很多人再去看那些在史书中被评价为大奸大恶的太监之时,往往会具体的去看这些人做过的事情,而非简单的评价是奸恶还是忠贞。

就比如现在网上最热闹的,当属魏忠贤,至于具体的,之前的视频说过,这里就不再说了。

现在咱们开始盘点在历史上没什么争议的贤宦。

清朝,小太监寇连材。】

‘哈哈,我大清也有人上榜吗?不错,不错!’

几乎每次看天幕都是黑着脸的乾隆,这一次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“啥意思?小太监啥意思?是说他的职位很小吗?职位很小还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,朕倒是好奇,他做了什么事情。”

汉高祖刘邦道。

【和历史上那些留下名字的太监大多都是身居高位,大权在握,权倾朝野不同。

寇连材只是一个小角色,

他出生于1868年,清同治七年,这一年,正好是倭寇被欧美暴打之后,倭皇明治下定决心,带头节衣缩食,支援国家建设,开展著名的“明治维新”的时间。

而清毒宗同治呢?不知道在干嘛,大概是在青楼玩把自己玩出花柳吧。】

“啊?混账!混账!”

刚刚才高兴了没几秒的乾隆,瞬间就暴跳如雷!

这一幕被放上了天,再加上前面出现的乾隆高兴的一幕,顿时引得历代时空无数观众的嘲笑。

【寇连材少时结婚,生了三个孩子。

但是因为家里的土地被财主抢了,父亲打官司又没打赢,气结生病而死。

为了讨生活,寇连材就来到了京城,在别人的介绍之下,净身后进入皇宫当了太监。

因为他做事比较机灵,所以受到慈禧的宠爱,担任了敬事房会计太监,平日里主要负责给慈禧梳头。

后来,慈禧将他派到光绪皇帝身边,负责给光绪帝梳头,但是实际上乃是监视光绪帝。

但寇连材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,看着国家如此破败,被列强轮番欺负,百姓民不聊生,皇帝也被慈禧架空。

而慈禧她自己呢?

吃一顿饭就要108个菜,睡个觉就要满屋子的苹果,一天的食物消耗量足够喂饱几十头大肥猪。

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,寇连材不仅没有把光绪帝的真实情况告诉慈禧,反而将慈禧的情况不断的汇报给光绪帝。

虽然我们常说光绪帝其实是个废材,没有什么能力,政治眼光也短浅,但是按照古代的价值观,架空皇权把皇帝当傀儡那确实是错的。

况且慈禧自己除了有些政治手腕之外,其他的,那简直是罪恶滔天,罄竹难书。

所以,寇连材的这个行为,无疑是忠义的。】

“哦,这么看来,这个太监还是可以。”朱元璋淡淡道。

“可恶,可恶!”乾隆气得不停的跳脚。

清朝,原慈禧时空,曾经高高在上的慈禧,现在还蹲在暗无天日的监牢里面。

听到天空传来的声音,她缩在角落立瑟瑟发抖。

只怕,待会儿少不了又要挨一顿打了!

【后来,光绪帝又把寇连材派回去到慈禧身边。

寇连材曾多次委婉的劝谏慈禧,但慈禧不听,每次都斥责他。

1896年,中倭甲午战争,清朝大败,签下臭名昭著的《马关条约》。

康有为,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动了“公车上书”事件,反对马关条约,建议革新变法。

寇连材得知这事之后,也是大受触动,看着那慈禧还在整天的铺张浪费,他觉得自己也该做点什么。

于是,在二月初十的早上,慈禧还在苹果的香气之中哼哧哼哧的睡大觉。

寇连材就来到床边,跪着哭泣。

慈禧被惊醒之后,怒斥他道:“大清早的,你在哭什么丧?”

寇连材说:“国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,你就算不考虑祖宗基业,也该为自己打算,怎么还整天这耍那耍的,你不怕出什么动乱吗?”

慈禧很是生气,把寇连材怒骂了一顿,将他赶了出去。

寇连材见这样劝谏不行,就想着干脆来个正式的。

于是,他请了假,回了老家,与家人相亲告别,又给了弟弟一本记事本。

随后,他回到皇宫,将自己的一些浮财全都分给了其他太监,然后郑重的写下了一本奏折递给了慈禧。

奏折的内容主要有十条,全是当时非常严重,却没人敢在慈禧面前提起的问题。

比如,让慈禧不要囚禁光绪帝,归政给他。

又比如让慈禧不要再拿军费去修圆明园,颐和园了。

把台湾赎回来,宁可赔钱,也不要割地。

贬斥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,重用贤明大臣。

不要不管京师附近发生的大水灾,要重视赈灾等等

慈禧看了之后大怒,认为这是有人在幕后搞事,在指使寇连材这么做。

于是便下令将寇连材抓起来审问。

无论怎么问,寇连材都说是自己的主意,没人指使。

慈禧就让他复述奏折内容,他说的一字不差。

于是,慈禧便以“内监言事者斩”和“私通宫外,泄露宫内事务”的罪名,将寇连材斩首。

2月17日,寇连材被押送到菜市口行刑。

到了刑场,寇连材面无惧色的整理好自己的衣服,然后朝皇宫拜了九次,又朝家乡跪拜,最后,说了一句:“如此足千古了!”,随后慷慨就义。

围观群众无不感动!

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,位卑未敢忘忧国。

寇连材的身份地位影响力,和历史上那些大人物相比,实在是微不足道。

他的光芒,就像是那黑夜之中的一闪而过的火星子一般,渺小,孱弱,转瞬即逝。

但正所谓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
这个新世界,不正是由这些一点一点的星星之火点亮的吗?

他虽然只是一个常被人带着偏见看待的小小的太监,但他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,却是伟大的,值得被世人所铭记,传颂的。】

最新小说: 寿元掠夺,我从捕快证道长生 火影:人在木叶,我叫漩涡面麻 转职资本家,开局校花成为我牛马 龙族:我,情报路明非,概念神! 亚特兰提斯遗落的荒原 冲出四合院 家有冷御狐,孽缘太多怎么断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重生异界成兽太,征讨恶龙反被爱 最强杂役:我的系统能吞天